全面分析防火墻及防火墻的滲透 |
發布時間: 2012/7/4 17:07:36 |
(一)防火墻介紹 防火墻是一種功能,它使得內部網絡和外部網絡或Internet互相隔離,以此來保護內部網絡或主機。簡單的防火墻可以由Router,3 Layer Switch的ACL(access control list)來充當,也可以用一臺主機,甚至是一個子網來實現。復雜的可以購買專門的硬件防火墻或軟件防火墻來實現。 防火墻的功能有: 1、過濾掉不安全服務和非法用戶 2、控制對特殊站點的訪問 3、提供監視Internet安全和預警的方便端點 防火墻并不是萬能的,也有很多防火墻無能為力的地方: 1、防火墻防不住繞過防火墻的攻擊。比如,防火墻不限制從內部網絡到外部網絡的連接,那么,一些內部用戶可能形成一個直接通往Internet的連接,從而繞過防火墻,造成一個潛在的backdoor.惡意的外部用戶直接連接到內部用戶的機器上,以這個內部用戶的機器為跳板,發起繞過防火墻的不受限制的攻擊。 2、防火墻不是防毒墻,不能攔截帶病毒的數據在網絡之間傳播。 3、防火墻對數據驅動式攻擊也無能為力。 因此,我們不能過分依賴防火墻。網絡的安全是一個整體,并不是有某一樣特別出色的配置。網絡安全遵循的是“木桶原則”。 一般防火墻具備以下特點: 1、廣泛的服務支持:通過將動態的、應用層的過濾能力和認證相結合,可實現WWW瀏覽器、HTTP服務器、 FTP等; 2、對私有數據的加密支持:保證通過Internet進行虛擬私人網絡和商務活動不受損壞; 3、客戶端認證只允許指定的用戶訪問內部網絡或選擇服務:企業本地網與分支機構、商業伙伴和移動用戶間安全通信的附加部分; 4、反欺騙:欺騙是從外部獲取網絡訪問權的常用手段,它使數據包好似來自網絡內部。防火墻能監視這樣的數據包并能扔掉它們; 5、C/S模式和跨平臺支持:能使運行在一平臺的管理模塊控制運行在另一平臺的監視模塊。 讓我們來看看傳統的防火墻工作原理及優缺點: 1.(傳統的)包過濾防火墻的工作原理 包過濾是在IP層實現的,因此,它可以只用路由器完成。包過濾根據包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及包傳遞方向等報頭信息來判斷是否允許包通過。過濾用戶定義的內容,如IP地址。其工作原理是系統在網絡層檢查數據包,與應用層無關,包過濾器的應用非常廣泛,因為CPU用來處理包過濾的時間可以忽略不計。而且這種防護措施對用戶透明,合法用戶在進出網絡時,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使用起來很方便。這樣系統就具有很好的傳輸性能,易擴展。但是這種防火墻不太安全,因為系統對應用層信息無感知——也就是說,它們不理解通信的內容,不能在用戶級別上進行過濾,即不能識別不同的用戶和防止IP地址的盜用。如果攻擊者把自己主機的IP地址設成一個合法主機的IP地址,就可以很輕易地通過包過濾器,這樣更容易被黑客攻破。 基于這種工作機制,包過濾防火墻有以下缺陷: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