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毒軟件全面云安全 究竟誰才值得真正選 |
發布時間: 2012/7/4 17:14:00 |
隨著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各大的殺毒軟件廠商也紛紛打出了云安全的旗號,提高自己的競爭力。經常在淘寶的殺毒軟件專柜看到這樣的話題:哪個殺毒軟件好?誰家真正的采用了云安全?其實對于廣大的互聯網使用者,云計算、云安全的概念仍然是虛無縹緲的。
殺毒軟件都喊“云安全”。誰才算真“云”,誰才值得選?行業中,關于“云安全”的話題已持續多年,從早期的以金山等安全公司,根據對安全形勢的合理判斷,和對用戶所需、所用的正確理解,率先拋出相關技術概念;到后期在有概念為依據的大前提下,如何與用戶實際應用結合的思考。使得這一通過相關實踐證明,“云安全”已被用戶認可的情況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廠商涉足其中,著重在此領域的研發。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用戶關注,著重對新技術的關注。大家都期待看到改變,大家更期待看到驚喜……
1.同享安全 分享改變
改變在哪里?驚喜在哪里?肯定不會只說說而已。我們知道,“云安全”技術泛指基于智能集群技術,融合包括并行處理、網格計算、未知行為判斷等,使用分布在全國各地,數以億計的產品客戶端,共享不同PC機中的異常行為,獲取互聯網中木馬、惡意程序的最新信息,并將其傳送到Server端進行自動分析和處理。在得到工程師的正確判定和分析后,返回分發到每一個客戶端,如金山毒霸產品中,使得對于相似威脅的解決方案,可以第一時間顯示在相關產品,讓用戶在遭遇類似威脅,產品可快速進行檢測和攔截。
對此,真正基于“云安全”技術的安全產品,改變之一自然是其更為高效的病毒檢測技術,特別是其是否具備對于各類病毒、木馬的“云鑒定”能力。如以基于“可信云安全”技術的金山毒霸2011版為例。產品在本地集成毒霸自主研發的“藍芯”II代檢測引擎的基礎上,有效集成了毒霸“云鑒定”技術。當我們聯機對潛在威脅進行查殺時,不斷檢測效果可以得到顯著改進,且可對各類威脅類型、影響進行合理判斷。更為高效的完成檢測和對威脅的“剿殺”。
改變之二則是防護方面,查殺自然是殺毒軟件的立足之本,防護則更是產品的“安身”之術。越來越多的利用不同方式入侵的黑客行為。讓用戶無時不感受到病毒威脅。對此,真正具備“云安全”的安全產品,并非和傳統殺毒軟件一樣,僅提供對病毒威脅的攔截提示。應該同時帶有啟用“云安全”系統后,產品用戶對此威脅的描述、分析結果和對應的方案參照等等。
對此,如同樣以金山毒霸2011為例,在其創新的“金山網盾”產品中,有效集成了對應技術,可在快速檢測對應網站URL鏈接的安全程度的同時,用戶可通過“云鑒定”技術,了解到億萬毒霸用戶,對此安全站點的判定結果。讓用戶能夠真正了解到威脅類型、危害等級和推薦的處理方式,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2.體驗驚喜 感受創新
說了改變,來講驚喜。沒有改變的產品,驚喜肯定無從談起。只有讓用戶,在自己,抱著很大的期望去關注某款產品時,看到了根據其實際所需,說提供的相關應用服務。才能讓其真正看到驚喜。特別是在產品方面,對用戶的影響更加深遠。
產品方面。大家依稀記得幾年前的安全產品,大多需要一張CD光盤裝載,部分殺毒軟件體積更是百兆上下。下載不便,更新繁瑣。這主要是因為,產品在集成引擎庫的同時,還要帶有大量的待分析病毒樣本和參照數據庫。這類幾乎類似于半手工的分析方式,不僅查殺速度令人難以接受,如早期,卡巴斯基軟件被指掃描太“卡”,被網友玩笑稱其“恰如其名”、某些殺毒軟件,運行被形容為“漫入黃牛”、網友甚至玩笑稱其類似“老漢推車”等情況,且實際檢測效果也并不盡如人意。掃描過程中,由于大量的調用系統資源,導致無法進行其它工作。耗費時間的同時,甚至影響到了硬件的壽命。筆記本用戶,更根本不敢在電池續航狀態下,運行掃描,防止電池瞬間耗盡的噩夢重演。
但在“云安全”時代,特別是真正基于此技術的產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如“金山毒霸2011”版本,產品徹底打破了此前由于帶病毒庫而導致體積臃腫的殺毒軟件弊端。通過新技術應用,軟件體積僅被控制在20MB上下。基于“藍芯”二代的病毒檢測引擎。更有效提高了檢測速度。
同時,產品在掃描過程中,同樣不足20MB的資源占用。更真正告別了“開掃描,別干活兒”的無奈歲月。通過一系列切身可見的產品體驗,讓我們看到了如毒霸2011等產品,對“云安全”技術的完美應用。感受“可信云安全”對用戶說提供的卓越保護。
3.選好真殺毒軟件 可信云安全
在這個每個產品都在喊“云安全”技術的當前,或許大家通過惡補學說,都大多了解或濾清了其中的原理。但在概念從“暈”,轉向真正做“云”的情況下。真正做到了和應用結合,正在讓用戶看到改變與驚喜的廠商。如今看來卻并非很多,切實應用此技術的“真殺毒軟件”更少之又少。導致了文章開頭,筆者在軟件柜臺所經歷的一幕。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