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查發:從個人網站轉型到公司化 |
發布時間: 2012/7/10 17:12:39 |
算起來,從去年8月注冊公司到現在,找查發(www.zhaochafa.com)公司已經不知不覺好幾年了,自己做公司這一年的酸甜苦辣,挫折心得,分享給各位在路上跋涉的個人站長們,希望對于那些有意向公司化運作網站或者運營網絡公司的兄弟有所幫助。
今天不說網站,主要說下做公司的酸甜苦辣。 網站是一樣的網站,除了純個人愛好的網站之外,剩下的大抵都是要賺錢的,甚至是要改變自己命運和未來的。網站怎么賺錢?這個不用我講,我也講不了,我只是來講講自己的例子,從個人網站到網站公司化運營,怎樣實現艱難轉身。 找查發(www.zhaochafa.com)的前身是內蒙古分類信息網(www.nmgxxw.com),網站從2005年上線,起初是當做愛好來做,因為我比較喜歡聊天,在于很多人聊天的過程中會幫他們解決一些事情,比如賣電腦,租房子了,為誰的狗狗找個新主人之類的。于是便有了這個平臺的誕生,把我知道的這些同城供求放到網上去,他們自己聯系。因為這個平臺能夠幫我分身,解決很多事情,我即使休息的時候,也會有人能夠看到這些供求信息,達成交易。這個平臺我很喜歡,每天把我所知道的需求放到網上,并且會協助有需求的人在這上面發布他們的信息,有找信息的,有查信息的,有發信息的,這個平臺讓我很滿足(尤其是得到幫助的人給我回饋一聲由衷的謝謝時),同時滿足了同城網民的需求,因此這個平臺便有了存在的意義和發展的動力。但是另一方面而言,現在看來當初做分類信息有點過時,始終光靠網站難以生存。但是既然做了,猶如雞肋,只得硬著頭皮往下走。 總結:做網站首先是喜歡,如果只是為了錢,又沒有很多資金作支撐的的時候,你很難做過別人。同時如果你的網站不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那做的意義不大。如果只是喜歡沒有盈利模式 終究也是難以持久。 第二步:個人網站運營化。當網站具有一定規模的時候,各種事情就會接踵而至,有用戶的,有客戶的,有同行的,有監管部門的;總之,一個網站的影響力有多大,它的責任感就有多么重,威力是與破壞性成正比。隨著客戶的積累,用戶的積累,與各個行業交道經驗的積累,個人站長在這一段時間內完成了充分的醞釀和升級,這個時候經常地感覺是越做越有經驗,經驗從何處來,磨礪。磨礪越多,成長越快。反過來,個人成長越快,網站相應的發展速度亦越快,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過程。 個人運營網站,存在著一定的天花板。隨著時間推移,網站影響力不斷擴大,個人精力是有限的,網站事物的與日俱增,這個時候個人的有限精力與網站的無限事務成為了制約網站發展的主要矛盾。只要走上個人運營網站這條路,這個矛盾是無可避免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在去年開公司的前夕,我曾經寫過一篇三周年感言,當時真的感覺自己如同花火一般,感覺到自己生命一點點流逝在找查發的沙漏里,而青蛙睡的越來越晚,視力越來越差,眼睛熬的越來越紅。也讓我看到了某種隱憂--在這樣下去,我們就會被找查發撕扯得沒有自己,最后不是人做了網站,而是網站把人給做了。 第三步:公司化運營。其實如果自己身邊有一堆好兄弟創業的話,做公司的難度相對而言會低很多,甚至可以不用公司的形態存在,比如就以一個完備的人員團隊運作網站:領導+管理+技術+設計+市場,每個人各司其責,最后以被收購的形態完美謝幕。 但是這種團隊運作的話,也會有一個死穴:利益。個人網站,我們只需要激勵自己就可以,可以理解為個人英雄主義。如果要是團隊運作的話,在初期團隊可以由理想和成就感推動,但是等到一定階段產生了現實利益,有利益就會涉及到分配,涉及到沖突,因為利益分配不公導致網站夭折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從法律層面保護并確定每個人的利益分配?股份化(其實因為股份分配不公導致股東出奔的例子也很多,但我不是專業法律人士,無法就此展開討論,如果有此道高手愿聞其詳)。 回到公司化得問題上,公司化是一個網站發展的必然,公司化并不是魔鬼化,以找查發為例,找查發無論到何時,平臺的公益性并沒有改變,查詢發布信息仍然都是免費的,公開的。但是公司化后,可以請懂得某個方面的人才來做,有人懂技術,把青蛙解放出來,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信息發布查詢平臺;有人懂業務,可以把市場理順,為客戶提供更完善的增值服務;有人懂管理,把我們解放出來,為公司創造更好的生存發展環境。我很幸運,經過了一年的公司化摸爬滾打,找到了一些有共同理念,共同創業心愿的年輕人,一起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可能每個人身上還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每個人身上還欠缺個人站長歷經磨礪的滄桑,但是假以時日,歷經雕琢,一切都是可以改善的。 為什么要公司化?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可以想想另外一個問題的答案:個人網站的出路在哪里?當網絡上的收入越來越多的成為了站長的主流乃至是唯一的收入時,這個問題想必是無法逃脫的,今天可以賺很多錢,這錢能賺多久?能賺多安心?能賺的多陽光?可能開公司會有很多成本和額外的開支,會去和很多你不喜歡的監管部門打交道,但是如果想要在陽光下發展,在國內,沒有更好的選擇。5 F0 i- }6 ~* t: o4 x0 R 在這個網絡已經趨于飽和、競爭異常激烈的年代,要想使您的網站在網絡立足,不光要靠新穎的內容,更要靠先進的團隊意識和商業化的運作機制。而要讓自己的網站拉開與對手的差距,公司化無疑是領先于對手的一種手段。 其實去年此時我雖然弄了公司 但是心里在排斥拒絕著公司化 也嫌麻煩,可被折磨了一陣子,覺得某些重要的東西失去了 如自己的時間和自由和節假日等。個人愛好與某些原則一直做著斗爭,這是我心里最累的地方。今天在這里分享出來,就很坦然了,知道路怎么走下去。 何時開始公司化?每個人從事的互聯網領域和自己在該領域的位置不一樣,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不一而足。自我感覺可以用三個80%來形容,當自己的精力被網站占去80%的時候(那些整天泡在網上的不算);當網站用戶有80%要求更好的服務;自己網站在整個行業里超越80%的同行。 中國做事情離不開一個“勢”字,趁勢而起,應勢而為,順勢而昌。選準自己的方向,定位目前的位置,把握勢的趨勢,鎖定自己的未來,這個問題的答案自然就心中有數了。 公司化后自己的位置?在做公司之前,個人站長可以說是全能型創始人,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自己。但是公司化運營之后,要學會退,事畢親為的最后是把自己累死,學會把一個個位置退出來給更擅長這個位置的人來做, 同時學會放權,用一個人就給與一個人相應的崗位和權力,前提是這個權力和崗位要有一套健全的制度來制約和監督。 學會管理,做互聯網投入的最多的是時間,做公司投入的最多的是管理,初期公司人手不足,管理只能自己上,多看點管理的書籍,學習嘗試去做管理,如果自己實在勉為其難就得尋覓一個職業經理人,管理很多程度上是決定公司穩固與否的基石。 給大家統一價值觀,指明方向。作為網站的創辦人,可以說是公司里的精神領袖,這個公司里,只有自己最清楚網站從何處來,要向何處去,因此導師的職責是少不了自己扮演的,和大家不斷強化統一價值觀,引導向統一的方向,為之合力去奮斗。 學會激勵發動大家,好的公司領導人,都是激勵高手。一人進十步不如十人進一步。嘗試改換概念,公司不是我的,網站不是我的。是大家的,每個人都為之付出青春和心血,增加團隊的向心力和努力,如果培養出來幾個和自己差不多境界的高手,各有專攻,這樣的團隊潛力是很可怕的。同時也要做好眾叛親離的心理承受能力(呵呵期望值太高,如果到不到預期,會很受傷的) 從去年創辦公司至今,坎坷摸索了整整一年,回首去載今昔,唏噓不已。自己探路了那么久,回頭看來,在時間的長河里,才跋涉了一點點而已。但是這一點點,已經能還原給我自己一些自由,讓我能更加理順自己,理順找查發(www.zhaochafa.com)的點滴。如果沒有公司化,不可能會有今天的成績,包括陸續旗下品牌---查找發(www.chazhaofa.com),.找查發社區(www.zhaochafa.net)。以及陸續開啟中的分站---找查發包頭信息網(http://bt.zhaochafa.com),找查發赤峰信息網(http://cf.zhaochafa.com),找查發準格爾信息網(http://www.zge.me),找查發滿洲里信息網(http://mzl.zhaochafa.com),找查發鄂爾多斯信息網(http://eeds.zhaochafa.com)。\ 大家不要點擊了。我就把事實中我這一年的發展真實的展現給大家,因為光靠我和青蛙是沒辦法做出這些成績的。 公司開了一年,一年后的今天我心里終于接受了我開公司的事實,因為去年開公司等于被逼著,寫到這里只是一個開篇,我也只能分享到這里,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如何打造一個成功的公司,只能留待以后有緣再講了,這里只能說說自己額外的一點想法。 這幾天籌備婚禮,忙里偷閑時,反省自身,頓覺做網站是一個悟道的過程,一切并不是準備充足之后才去做,那樣的話,我們已經沒什么可做的了。但是準備不充足不代表不準備就可以去做,而是要對自己從事的未來有充分的應對耐受力和應變之道。如果不掙錢,我能做多久?如果公司不掙錢,公司能堅持多久?每天多問問自己。 悟道的過程,最大的對手不是同行,也不是自己,而是時間。 一天一天,這四個字打出來的時候,又過了30秒鐘。當你看完這句話的時候,又過了3秒鐘。上天是公平的,給每個人一樣多的時間;從某種角度而言,做站長都是不認命的,你我從事互聯網的過程,都是逆天而為,一輩子要做別人兩輩子做不完的事情,因此一定要吃別人兩輩子吃不完的苦,壓縮別人兩輩子的時間,比拼的是誰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比起各位看官,我比大家的起點都低很多,小學畢業,農民出身;我想,如果我認命的話,現在還在家里收秋。正是因為我不認命,逆天而為,經過了近三十載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在這里和大家分享的機會,我很珍惜和大家分享的機會,更希望在跋涉的道路上,一路上有你,多分享,不寂寞。不遠的將來,在我們身邊,會出現越來越多網絡公司的老總。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