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站的出路在何方 不專注將會走向死亡 |
發布時間: 2012/7/10 17:22:50 |
隨著時代的發展,互聯網步伐的加快,團購網站成為電子商務的佼佼者。在“拷貝”美國團購鼻祖Groupon的團購模式后,又開始“模仿性創新”。 可以說2011年是團購網站最火的一年,新生事物剛出來的時候,總有一些人感覺到好奇,很有新鮮感,喜歡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一部人嘗到甜頭后,總會帶動另一部分人也來嘗試,這樣通過口碑效應,影響的范圍越來越大,這個比做廣告要影響力大!你在電視上、或者一些媒體網站上打廣告,說一個產品怎么怎么好,不如你身邊最可信的人說上一句話產生的效果好。而且現在的廣告漫天飛,很大一部分廣告都是忽悠人的,所以廣告越來越失去了可信度。 記得第一次團購還是老婆參與的,我是一個消費很理性人,老婆是一個很時尚的人,總是愛在淘寶上購物。而我就很少在淘寶上購物,因為總有一些質疑,而且總感覺便宜就是當,淘寶上的東西看上去是很便宜,但加上運費就不便宜了。雖然有的是免運費,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我勸大家消費要理性,不要覺得一個便宜的東西就買,要看他是否真的便宜,而且還有質量是否過關。 扯遠了,老婆第一團購的是在美團網上團的一個吃飯的團購券,那個是電影明星任泉開的飯店,這個比較值,原價300多的一桌飯菜,現價只需148元,我們一起去吃了,還不錯,還有甲魚、烏雞、椰子露。這時候,我在想,他這么便宜,靠什么賺錢呢?我看了看店面,是新開的,也行就為招攬人氣,這也是經商的一種手段。那所有的團購網站都靠什么賺錢呢?難道都是為了招攬人氣?我對國內幾家比較大的團購網站觀察了一個階段,發現了不是所有的團都有很大的實惠,有的便宜是為了招攬人氣,有的卻一點不便宜,而且有的是有截止日期的,你團了券,不去就作廢了。大家來團購就是為了便宜才來的,時間長了,都會發現團購不是每個都有實惠的,大家的興趣降低,那么團購網站就面臨瓦解。 其實團購就像搞對象一樣,一開始兩個人一見鐘情,聊得很投機,但時間久了,發現你有很多缺點,對你的興趣降低了,慢慢地就走向了分手。所以李開復會很不客氣地說,99%的團購網站都會死,但他認為大眾點評例外。因為后者8年來專注于本地化的吃喝玩樂,就和12年來專注于酒店預訂的藝龍一樣。想做細分市場的冠軍,成功最少需要1萬個小時,垂直領域的經驗值、博弈形成的信任關系、漫長積累的用戶資源,這些都不是可以輕易跨越的門檻。所以團購網站要想存活下來,必須做垂直領域的團購,也就是要專注某一方面,做的精要比做的雜好上百倍。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