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云進入實戰 部署可按三步走 |
發布時間: 2012/7/14 14:38:34 |
從來沒有哪種技術趨勢像“云計算”這樣被廣為談論,但當人們靜下心來去思考到底什么是云計算時,卻發現它遠不只是某種技術,而是20多年來IT、互聯網技術的積累。它不是一夜之間誕生的新技術革命,而是厚積薄發的技術演進。
桌面云進入實戰 筆者總結了業界大約18種對云的定義,匯總形成如下定義。云,即通過網絡提供快速、可動態伸縮的廉價計算能力。云應具備三大主要特征:經濟性,可通過規模來降低成本。靈活性,從客戶端看,允許用戶通過任何設備接入云;從后臺看,可以為業務提供靈活的支撐,隨需獲取所需資源。創新性,通過云的使用實現業務創新,每個企業都可以形成自己獨有的運營模式。 若要將云落到實地,一方面看用戶端如何實現對云的使用,另一方面看后臺數據中心、計算中心等核心基礎設施如何搭建。通常我們對云的理解是當本地資源不夠時,可以到云里拿一些資源來支撐業務。這些資源可以是計算能力、存儲空間等硬件資源,也可以是各種應用、服務甚至桌面等軟件資源。再次細分之后可以看到,當云計算體現到前端時,終端用戶獲得的要么是應用,要么是桌面。 桌面云概念應運而生。來自維基百科的定義:利用桌面云,可以通過PC、工作站、筆汜本、上網本、智能手機、PDA等任何與網絡相連的設備來訪問跨平臺的應用程序,以及整個客戶桌面。 無論后端對應的是公有云還是私有云,桌面云始終是用戶使用云的終端界面和接口。驅動桌面云產生的因素有很多:可能因為安全因素,不愿意將桌面放在本地;也可能因為遠程共享的需求,要在不同成員或終端設備共享和同步桌面信息;還可能因為跨平臺訪問等原因,原先的桌面或許只有Windows平臺才能訪問,現在拿著iPad怎么辦。 當云不只是局限為某種技術時,對它的應用就成為了重中之重。同樣,桌面云的重點也在于應用,為用戶搭建了種種桌面云應用環境,解決用戶所遇到的各種業務問題。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