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具或彌補云計算標準缺失漏洞? |
發布時間: 2012/7/28 9:03:51 |
每一個云計算供應商都擁有相關的管理工具,以便于為用戶提供一種處理他們部分應用程序平臺的方法——其中包括應用程序軟件、操作系統、中間件以及硬件,這實際上也正是云計算所提供的。對于計劃使用單一云計算供應商的企業來說,這個供應商的管理系統正是他們所需要的;至于其系統是否能夠有一個標準其實際意義并不大。而對于那些希望使用多個云計算服務的企業來說,他們必須慎之又慎,但這又不是不實施云計算的充足理由。 SaaS管理與PaaS管理 在軟件即服務(SaaS)中,企業對云計算的發展并沒有做出有益的貢獻;云計算供應商完全地控制著應用程序及其管理。好消息是,SaaS管理還是只關注于管理應用程序。該基礎設施對用戶都是不可見的,這意味著SaaS的管理重點在于控制使用應用程序的授權,以及數據存儲和備份的方法。 這些在云中指定的功能與數據中心指定的功能極其類似。因此,云計算管理標準不可能對SaaS產生多大的影響。如果你是一位SaaS的消費者,提升自我能力來管理你的應用程序而無需任何所謂標準的幫助,你的管理負擔最小。 在擁有了平臺即服務(PaaS)之后,云計算托管了服務器、存儲服務、操作系統以及諸如數據庫管理系統之類的應用程序中間件工具等。企業對應用程序軟件和某些額外的中間件組件還是做出了貢獻的。IT也對應用程序管理做出了貢獻,即他們以與管理預安裝在數據中心的應用程序相同的方式管理一個PaaS應用程序。 在PaaS模式中的數據中心在云中,因此這是不同管理過程中的一部分。在如Microsoft Azure的通用PaaS模式中,一個管理門戶將管理著整個PaaS環境。 使用兩個不同PaaS云的企業可能會發現管理過程難以協調的原因有二: 1. 與應用程序管理一樣,平臺管理對于平臺的組件及其組織方式依賴性極高。因此,由于PaaS產品本身不同,每一個PaaS供應商都可能有一個不同的管理系統。 2. 建議使用兩個(或更多個)不同PaaS供應商的企業在數據中心內的實際應用中擁有兩個或更多個截然不同的服務器平臺。例如,Windows和Linux。任何具有實際使用經驗的人士都知道跨平臺的協調管理與支持過程都是非常困難的,甚至在你必須使用云計算管理接口而不是使用內部管理選項時將變得特別的困難。但是SaaS不同,我們可以從PaaS的云計算管理標準中希望得到些什么,這是因為平臺組件是如此難以實現管理協調。 IaaS管理標準是如何脫穎而出的 云計算管理標準在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是最具相關性的。因為IaaS模式允許IT經理們選擇除了硬件本身之外所有的一切,從而有更好的機會把你所鐘意的管理工具遷往云計算并在其中隨意使用。你不需要更改你的應用程序和平臺管理,但是你必須對云計算供應商如何分配其服務器、存儲、緩存以及其它工具資源進行管理。因為企業比其它的云計算模型更可能擁有多個IaaS供應商,IaaS標準是至關重要的。即使云計算管理的標準是完整并得到堅持從而使IaaS能夠從中獲益,但也無法滿足那些限制性條件的。 第一個問題是云計算管理標準的多重性,這是因為有如此多的云計算標準機構而造成的。在流行云計算標準機構的網站上列有13家,其中至少半數與某一種云計算管理標準有著頗多的利益牽扯。該集團正致力于形成一個標準,但還沒有定案。 第二個問題是業內領先的云計算供應商很少有機會支持標準。例如,Amazon就不遵守任何處于制定過程中的標準。 那么,你該如何來尋找云計算管理標準呢?答案就是在你的云計算架構允許下盡可能多地使用管理工具。你還應當祈禱,大多數的供應商會緊跟Amazon公司的云計算管理策略。如果真的存在著高效的云計算管理標準,那么他們一定應與該策略相互兼容。 最后,依靠諸如HP公司的OpenView或IBM公司的Tivoli這樣的高層次管理工具以協調管理策略——即便在內部云計算服務也有著不同的管理選項。不必強求簡易性,但是云計算管理應當比你想象中更為容易。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