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云董昕:云服務器是為特定云應用而生 |
發布時間: 2012/7/28 10:06:42 |
就在云計算這個詞逐漸深入人心的時候,很多與之相關的名詞也開始充斥用戶的耳目,“云服務器”便是其中一個。然而,究竟什么是“云服務器”?它與傳統的服務器究竟有何區別?相信很多用戶仍然心存疑惑。近日,一個偶然的機會讓記者采訪到了中國首家“云服務器”供應商天地超云公司副總裁董昕,將“云服務器”一探究竟。 不同于傳統服務器!云服務器的兩大特征 什么是云服務器?這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很多人心存疑惑的地方。作為一個從事云計算相關工作多年的人來說,董昕對此有著自己特別獨特的見解。 云服務器的第一大特征是必須針對特定的云應用來做規劃。董昕談道,“云服務器”的概念其實是三年之前在北美形成的,主要是因為亞馬遜、谷歌、微軟等大量做云計算服務的廠商的對服務器的全新需求所導致的。舉例來說,谷歌的服務器之所以可以稱為云服務器,就是因為它的服務器是針對谷歌的搜索應用做了特別的優化,把不必要的組件、端口去掉,在內存、I/O硬盤、CPU處理和網絡之間尋找一條平衡線。 傳統的服務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滿足企業傳統的應用而研發制造的,如Web服務、企業數據庫應用等,走的是通用化的市場。原則上說,傳統的服務器用在云計算市場也未嘗不可,但可能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浪費,因為有很多功能是云計算客戶在三年五年生命周期中都不會用到的。超云在中國市場上所推的“云服務器”就是針對主要云應用來做的特別優化,比如,針對初級的虛擬化應用會有相應的優化,針對“Hadoop”這種開源的云框架和應用做相應的優化。董昕還強調,在優化的時候不能是針對所有的應用,而是要針對某個特定的云的應用進行優化。 云服務器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必須適合大規模部署,因此,云服務器需要在物理層面進行優化,比如說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便于運維等等。 為何要做云服務器? 贏在格局,輸在細節。可以說,定位于一家“云服務器”廠商是天地超云公司最大的成功之處,這也體現了其創始人對市場機遇敏銳的洞察力和對云計算市場深刻的理解。“也許大家都覺得房地產很熱,所有人都想開發房地產,而超云卻選擇了給別人賣磚頭,賣玻璃幕墻,”董昕這樣解釋超云在云計算產業鏈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介紹了這樣定位的兩大原因。 一方面,從市場趨勢來看,云計算的發展帶動了IT的規模化趨勢。各種各樣的應用會對底層的基礎設施產生全新的需求,很有可能原有所用的通用類的企業服務器可以用,但它卻不一定是云計算的最優解決方案。最近IDC的一份中國云計算市場報告也顯示,在中國云的市場上有50%左右的市場份額其實是來自云的基礎設施最主要的服務器。因此,超云希望能通過基礎設施這一層面把高密度、低功耗或者是更有特色的產品帶到中國市場,希望能夠在云計算基礎設施的建造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超云誕生時有一個小插曲。田溯寧作為CBC(寬帶資本)的董事長,在美國的雅虎參觀雅虎的數據中心時與雅虎創始人楊致遠進行交談時了解到,雅虎的數據中心有幾十萬臺服務器,但很少會看到特別著名品牌的服務器,雅虎會選擇一些定制化能力很強,對市場響應速度很快、質量也很好,并且價格相對更加合理的服務器的廠商進行合作。當時,雅虎數據中心上面所承載的郵件服務和其他的服務其實已經是典型的云服務了。在這之后,田總很快就和相應的專業服務器公司進行洽談,并在去年創立了超云。 打造硬件市場上的“異類軍團” 在談到未來的規劃時,董昕表示,超云將會繼續專注云服務器的研發、銷售,以及相應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共贏。 根據最新的數據,中國未來五年內云服務器的市場增幅能達到50%。50%意味著傳統服務器的3倍到4倍,也是中國整個IT投資包括軟件、硬件、服務每年綜合增幅的5倍,這說明云服務器市場前景非常樂觀。因此,超云將會繼續專注于做相應的產品。 同時,超云還將跟云應用的軟件公司或者解決方案公司共同進行產品的聯合研發、整合以及性能調優,甚至綁定在一體推向最終用戶。“我們可以說是硬件市場的另類軍團了”,董昕在采訪中將超云戲稱為硬件市場上的“異類軍團”,這主要是因為云服務器最大的特征就是一定要根據特定的云計算應用進行規劃,因此,超云作為一家“云服務器”廠商,不僅僅要做硬件,還要把很多精力放在跟軟件的匹配上,也只有這樣,才能最終贏得云服務器市場這塊大蛋糕。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