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關福:GIS有云計算的第四種形態 |
發布時間: 2012/7/28 10:32:52 |
2011" SuperMap GIS技術大會于9月15-17日在北京成功召開。會上,超圖軟件總裁宋關福發表了極為精彩的演講。針對云時代的地理信息軟件技術發展,他表示,地理信息領域尤其需要云計算,而超圖為云計算的規劃包含了平臺軟件、私有云、公有云三大建設目標。 GIS與云計算與生俱來 誠然,“云”現在已經成了IT界的最熱詞。凡是軟件商、服務商,無不推出了自己的云產品、云解決方案。可仔細聽了介紹之后你就會發現。產品還是原來的產品,只不過換了一個概念而已。 什么樣的行業需要云?IT運維雖然未來也離不開云,但大部分企業連最基礎的磨合都沒有做好,現在談云是不是太超前了? 談及GIS產業,宋關福分析,GIS需要云計算,因為GIS運用的數據量非常龐大。而且空間分析算法可靠性要求很高,這時候云計算非常有發揮得價值。 其實,GIS特征和云計算特征是吻合的,有點與生俱來的關系的感覺。云計算不能把它看成是技術,而是看成一種應用和服務的一種模式或者一個平臺,GIS是云計算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之一。反過來,GIS的終極目標是全球化發展,云的虛擬環境,這種幾乎沒有限量的儲存能力,幾乎沒有限量的網絡和計算能力,給我們實現這一愿望提供了一個很理想的平臺和環境。 云的第四種形態 宋關福提到,云計算有三種形式,一是基礎設施即服務,把CPU的處理能力和海量的內存、存儲空間當作服務。 二是平臺即服務,開發平臺也是服務。三是SaaS,軟件即服務。SaaS這個名字不太準確,甚至說有點錯誤,真正的名稱應該是應用軟件即是服務,是相對于平臺軟件而言的。這是云計算的三重基本形式。 除此以外,宋關福強調,在地理信息領域還需要云計算第四種形式,就是Data Serves。數據成本高阻礙了地理信息系統在很多領域的推廣,所以DaTa在地理信息里非常重要。 正是由于空間數據產生單位較少而使用者眾多、基礎數據量龐大而更新頻度低、并發訪問數據量大等GIS應用特點,云計算模式將使GIS在海量數據存儲、大規模計算、深度數據挖掘方面獲得更加強大的優勢。 超圖要做三件事 地理信息產業鏈很長,宋關福表示作為地理信息軟件企業有三件事情要做: 第一件:GIS云使能平臺軟件建設,即提供云池的軟件。 第二件:GIS私有云的建設,搭建私有云的解決方案。 第三件:GIS公有云的服務,為終端用戶提供在線服務。 公有云由于安全問題一直飽受爭議,私有云或者混合云成了更好的選擇。宋關福分析,政府和大型企業需要私有云。因為政府里有很多社會數據,很多大型企業業務需要不愿意接入公網,因此公有云是需要的。政府里面需要很多政務云,政務云需要一個金字塔結構,國家層面可能需要構建很多行業的云。地方政府可能構建一些政務的區域云,省級政府需要省級云,市級需要市域云。政務云將來地理信息共享平臺將會發揮重要作用,只有通過坐標位置才能整合各種平臺。地理信息是整合其他庫的框架,地理信息將成為下一步共享平臺的核心。 最后,宋關福不失時機的指出,“云號稱是真正來了,我們應該怎么辦?不理他就有落伍的風險,立即上云可能不具備條件。” 這個時候,企業做的更多的是準備工作。宋關福也建議,應該讓后端系統服務化,讓WEB服務開發一些功能,前端WEB服務化。在GIS平臺選型方面,要支持虛擬化的SuperMap GIS,采用跨平臺的GIS技術。64位技術才能讓云計算高性能得到發揮。二、三維一體化和強大的端支持,這樣以后往云遷移才能更方便。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