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平臺化撬動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師網絡營銷 |
發布時間: 2012/7/28 10:36:01 |
廣州圣豐索菲特大酒店的圣豐大宴會廳座無虛席,超過300家的企業代表在長達4個小時的微博論壇中,只有極少數參會者臨時離開。而將企業代表留在會場的唯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微博的社會性可能帶來的企業市場營銷變革。
“微博已成為企業面對公眾最直接的平臺。幾乎每個企業都在密切關注微博市場的發展動向。”一位家電企業代表如是說。 而作為此次高峰論壇的主辦方新浪首席運營官杜紅對會議現場反應似乎早已預見。 截至5月底,新浪微博用戶數量已達1.5億戶,日均微博發布量達6000萬條,已有超過1000家政府機構、超過3萬個企業品牌在新浪開了微博,這一切僅用了22個月。 筆者認為,如果微博企業營銷戰略成功,微博平臺商業模式將逐漸浮出水面,而微博平臺化成功的根本意義在于:成為互聯網巨頭進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橋頭堡。 就新浪來說,微博已為新浪帶來了30%的流量的增長,其中48%的用戶是通過手機來訪問。這意味著,新浪僅憑借微博產品已增加了超過7000萬名手機用戶,一舉將其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量提升至國內前三名,僅次于騰訊和UC。 今天來看,還沒有一項應用在用戶忠誠度和產品黏性上可以與微博相比,微博解決了移動互聯網從業者最頭痛的兩大問題:一是用戶原始積累,二是用戶始終保持活躍性;而這兩點是任何移動互聯網應用商業模式形成的基礎。 國內互聯網從業者早就認識到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打造平臺的重要性,網易副總編輯張銳曾公開表示,互聯網門戶肯定會做規模導向的事,以及平臺導向的事。所以近兩年出現的手機瀏覽器之爭、LBS的熱潮、搶推手機輸入法等等,其目的只有一個,在移動互聯網市場打造一個橋頭堡。但從今天的流量來看,可能只有UC瀏覽器是成功的。 將手機用戶訪問量還在快速增長的微博產品平臺化,就可以打造類似于蘋果應用程序商店的子平臺,從而成為掘金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基礎。基于此,新浪、騰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企業都在迅速將其微博產品平臺化,導入視頻、游戲、SNS社交網絡、電子商務等等應用。 對新浪、騰訊、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微博產品來說,只要其微博的用戶量持續上升,就可以借助微博平臺試水不同的應用,而所謂的移動互聯網長尾效應的盈利模式也就可以在不斷試水中誕生。 此外,新浪、騰訊等傳統互聯網巨頭如此注重微博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新興的移動互聯網創業者與傳統互聯網巨頭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更要命的是,傳統互聯網巨頭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會做之前成功的事、相對成熟的事,明顯缺乏創新性。 蘋果今天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成功也說明,受人接納的應用創新,不僅可造就新的蘋果帝國,還可以讓一些傳統巨頭走向末路。因此,對于今天的傳統互聯網巨頭來說,未來的命運就在于自己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是否也能成功。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