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中國副總裁:云平臺已成“安全戰場” |
發布時間: 2012/7/30 14:52:48 |
不僅是安全廠商,幾乎所有IT公司都被卷入了一個被稱作“云安全”的戰場。 人物:久保田亮 職位:NEC(中國)副總裁 經歷:1980年進入NEC,曾在日本大阪市有過運營經驗,2007年任中國臺灣總經理、現任NEC大中華地區總部副總裁 云計算在企業應用層面進展緩慢,卻在個人消費市場上炸出驚雷。當然,這次不是好消息。 最近,一款手機病毒讓人在云中驚醒:一個基于Android平臺的“紅透透”病毒引發手機用戶隱私信息大范圍泄露。最為開放的云計算平臺,帶來了無法控制的負面效應。 以谷歌、IBM、微軟為首的IT巨頭正以前所未有的大動作推動云計算的普及和發展,時至近日,云計算除了走進企業市場,也在以云平臺的方式為個人消費市場提供服務。其中包括消費者所熟悉的安卓市場、蘋果商店這樣提供手機軟件下載的“云服務”平臺。 “紅透透”這種潛伏在Android平臺上的手機病毒,正是嵌入在了這種個性化產品(游戲軟件)中,從而惡性傳播的。就好比,“云服務”的源頭流出了骯臟的自來水,而消費者卻無能為力。 此類病毒變種正呈集群式爆發,受到感染的手機已經超過90萬臺。種種病毒肆虐事件,讓云服務在消費市場上陷入“信任危機”之中。而在企業應用領域,云服務又何嘗不是止步于“信任門”之前呢。安全問題能否成為云產業發展的桎梏?為此《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專訪了NEC(中國)副總裁久保田亮。 云服務,日本人怎么做? CEI:不管是在企業市場還是個人消費者市場上,云計算產業一直存在一種“信任危機”。以這次“手機病毒事件”為例,這類災難是否無法避免? 久保田亮:開放的云平臺有安全風險是必然的。前面提到的病毒是基于Android平臺傳播的,它是開源的操作系統,安全性相較于Windows操作系統等肯定是要弱的。而不同供應商的云手機在安全系數上是不同的。技術力量強的供應商應該在提供Android終端以及云服務時采取一些防范措施,比如加強云服務平臺的安全性,對接入用戶進行信用審核,對應用軟件實時加密措施等等。 CEI:日本移動互聯網和云服務的發展在亞洲處于領先位置,市場成熟度較高。日本云服務平臺是怎樣確保安全性的? 久保田亮:日本基于移動互聯網的云服務平臺相對安全。在日本,如果客戶的相關信息發生泄露,那么責任企業從領導層到相關負責人就都會引咎辭職,此種情況很普遍。 他們主要通過三方面來保護應用云服務的安全:首先,倡導用戶在終端設備中安裝防病毒軟件來預防與查殺。其次,云服務提供商也會為用戶推薦安全系數高的軟件,日本有一些民間的認證機構,他們對軟件與服務安全性進行排名,以便用戶參考。歐美一些國家也是如此,會根據市場需求和占有率形成一個安全軟件的推薦榜并發布。第三,如果在采取很多預防措施之后仍然出現了終端機感染病毒的情況,手機終端提供商比較常采取的做法是,利用遠端服務為手機用戶進行緊急處理。 云危機,誰的商機? CEI:無論企業用戶還是個人用戶,安全問題都會導致他們對云服務平臺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這是否會阻礙云產業的發展? 久保田亮:當然,不解決好云安全問題,云產業的發展速度一定會放緩。作為云服務提供商,我們必須對云系統進行全面的安全加固,不僅要在云中部署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護產品,更要從系統層面,建立完善的密鑰管理、權限管理、云安全認證監測服務等多維安全機制,確保云服務的安全平穩運行。 CEI:云平臺安全危機會成為誰的機會,會造就哪些企業? 久保田亮:的確如此,一大批企業將興起。如今,云安全已經成為云計算產業中的重要業務,而產業鏈上相關的企業都被卷入到了這樣一個課題當中。我認為,各種安全廠商以及提供防病毒產品和服務的企業產業機會更大一些。 企業用戶入云需謹慎 CEI:云服務在大中型企業中也擁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但同樣存在嚴重的“信任危機”,因此也極大阻礙著大型企業利用云服務。對于這類企業用戶應該如何“用云”,您的建議是? 久保田亮:最重要的還是安全問題。在“用云”前,用戶必須先搞清楚兩個問題:一是對整個系統的安全能級的要求是什么,二是在這個安全能級下要有怎樣的基礎設施去支撐,才能避免在出現問題后無法應對。 對于中國的大中型企業來說,首先要明白不是所有業務都可以放到云上,其次要分清什么樣的業務適合放到云上,什么樣的業務不適合。 另外,云服務提供商應在推出云計算相關服務時,幫助客戶做出診斷,告訴他們什么樣的業務適合放到云上。 舉例來說,在對大量的新員工和經銷商進行培訓時,因為培訓系統不會被頻繁使用,而且不是企業的核心業務,那就可以通過使用云服務的方式來完成。 反之,像生產管理系統這種會經常使用且涉及核心競爭力的系統就不適合放在云上。 CEI:不少人難以理解云計算,笑稱其為“暈計算”。從您的視角出發,您認為什么是云計算? 久保田亮:首先,值得強調的一點是,云計算并不是技術轉變,而是一種商業模式轉變。即我們開始將IT當作一種服務來利用。 從NEC這樣的云計算提供商角度出發,我們的云計算不是面向個人用戶,而是面向企業用戶的。這里,云服務是指將面向企業的系統作為服務來提供給企業,幫助企業實現不持有IT設備、降低整體運營成本、提高速度與靈活性等,使企業用戶享受由此帶來的便利性。 云產業未來挑戰在帶寬 CEI:隨著服務模式與收費模式的變化,未來云產業內的供應商在云計算技術發展上會面臨怎樣的挑戰? 久保田亮:一個高速、大容量的網絡環境是云計算和物聯網得以快速落地與發展的關鍵。而如何構建這樣的網絡環境以提高IT水平,已經成為了云產業內供應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當前中國IT業發展的關鍵。 我們在未來云計算方面的關注重點就集中在網絡方面,尤其是如何構建一個高速、大容量的移動互聯網絡,這其中包括3.5G到4G網絡的構筑。 另外,以NEC為例,我們下一階段在全球市場上要挑戰的領域,就是通過云應用維護社會安全,比如研究指紋識別、圖像識別、傳感器等方面的獨特技術在云計算中的應用。 CEI:在云計算上的發展演進上,NEC下一步的關注重點? 久保田亮:1977年,NEC提出了C&C的理念,即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融合的理念。30多年過去了,IT與網絡的融合成為如今NEC的專注領域,也成為NEC發展云計算的優勢。 NEC會持續基于這兩項核心技術為客戶提供IT和網絡的解決方案。另外用戶與廠商都很關心安全問題,如何提供安全的產品與服務也會體現一個供應商的真正實力, NEC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