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學堂:云計算時代銀行業境遇論疑 |
發布時間: 2012/7/31 13:50:56 |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銀行業在業務與管理上不同程度上感到了各種方面的壓力。雖然,我國銀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一直領先于國內其他行業,然而,面對自身體系快速轉型和用戶迅速膨脹的金融需求,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銀行的IT系統日顯捉襟見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同時,在信息技術領域,云計算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它的出現迅速席卷了各個行業,金融行業也不例外。那么,銀行業是否應該考慮云技術?云計算的應用能為銀行業帶來怎樣的發展前景? 背景: 11月11日,淘寶商城啟動了年度最大規模5折促銷活動,日銷售額狂飆至9.36億,是目前中國百貨單店日最高銷量的7.8倍。各大銀行相繼啟動應急預案,晚間十點左右,光大銀行暫停服務一小時進行緊急擴容,11月11日24時后,促銷活動結束,網銀全面恢復正常。11月11日,淘寶商城啟動了年度最大規模5折促銷活動,日銷售額狂飆至9.36億,是目前中國百貨單店日最高銷量的7.8倍。拉動當日支付寶交易創下1261萬筆成功交易的新紀錄,平均每分鐘1萬筆。 這場網購的狂歡盛宴中,不但無數消費者沉浸其中,號稱要“買垮”淘寶服務器。 然而,淘寶挺住了,網銀卻不堪重負倒下了。11月11日上午10點左右,隨著淘寶秒殺、5折促銷進入高潮,龐大的交易量傳遞到網絡銀行端,使其處于高負荷狀態,網銀頁面登錄出現反應緩慢。下午開始陸續有用戶反映已無法通過網銀付款,涉及招行、建行、農行等多家銀行。對此,支付寶也在微博建議通過小型銀行的網銀進行支付,避開擁堵。晚間問題升級,銀行投訴熱線也陷入忙碌狀態,客服回應“淘寶當日促銷活動帶來的巨額交易量造成網銀支付系統長時間擁堵”。 各大銀行相繼啟動應急預案,晚間十點左右,光大銀行暫停服務一小時進行緊急擴容,11月11日24時后,促銷活動結束,網銀全面恢復正常。 疑問一:為什么淘寶挺住了,網銀卻會倒下? 根據相關報道,活動之前,支付寶為此做出了充分的準備。淘寶方面的相關負責人陳亮表示:淘寶未來應對本次活動,不僅增加了15%的服務器,還制定了多套應急方案。而銀行方面的表態則是:銀行并沒有收到活動主辦方關于活動的任何通知,網銀癱瘓是由于完全處于被動狀態所致。 網上銀行做為銀行針對互聯網提供的基礎金融服務,擁有大量客戶群,系統本身每日面臨海量交易的信息處理,雖然處于信息被動的狀態,但是仍然不能成為此次網銀系統崩潰的托詞。然而銀行方面究竟為何沒有采取擴容這一常識性的做法呢?招商銀行總行零售銀行部副總經理胡滔道出了銀行的苦衷。胡滔將網上銀行的容量建設比喻為修建高速公路,“修得太寬了,成本會比較高,而修得太窄了,又在特殊情況下不夠用。招商網銀目前專業版的活躍用戶500萬左右,大眾版則超過1200萬,我們還會在平均用戶可容量的基礎上再設立一個預留空間,便于出現特殊情況時進行動態調整。”不進行大規模擴容的中庸做法顯然是不得已而為之。 疑問二:云時代銀行應該如何應對突發事件?云計算以及相關應用對于處理類似事件有何優勢? 時下,云計算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各個行業擴張,金融行業也在其中。 據記者了解,越來越多的國外銀行開始考慮將傳統IT基礎設施遷移到云計算方案中。近日,一份關于云計算在銀行中應用的市場調查顯示:大多數銀行有意愿在未來選擇云計算方案。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IO(首席信息官)MichaelHarte曾經表示:“云計算給我們的最大好處就是,它使我們不需要再去購買額外的數據中心。使用云計算方案,我們不需要購買任何服務器、存儲設備以及網絡設備。一切軟、硬設備和技術問題都交付給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完成。我們也不會因為兼容問題而被局限在一個硬件廠商的產品、方案中。另外,云計算采用按需使用、即付即得的交付模式。這樣我們不必關心硬件系統的性能、容量等IT基礎設施的技術參數,我們只需要關心自己的業務。云計算的升級方式非常靈活,完全可以支持業務的動態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不需要為將來可能用到的系統付費,我們只為正在使用的資源付費。” 而除了這兩點,云計算的易用性、可管理性和部署迅速也是促使銀行選擇云計算解決方案的主要原因。與傳統的自己購買軟件、硬件的模式相比,云計算模式的上線程度、管理靈活性和使用成本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對于銀行來說,云計算方案的出現,使IT基礎設施的維護和使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簡化。 疑問三:公有云?私有云?銀行更青睞那種云服務? 在這種時代變革的驅使下,大銀行的IT系統挑戰重重。這也讓銀行業內開始將云計算放入考慮的議程。 對銀行業重要的是,能保證系統穩定和信息安全。而不可置疑的是,“云計算”模式的外包服務帶給銀行最大的顧慮就是安全問題。雖然目前國內一些大型銀行也開始了對云計算的測試,但是總體上對于新技術和新模式的接受態度相對保守。 云計算分為公有云、私有云以及混合云三種不同模式,在公有云的安全性始終成為銀行管理層顧慮重重的焦點同時,私有云似乎給了用戶更多的安全感,而從目前的動向來看,大銀行顯然對私有云給予了更多關注。私有云會不會成為其最終的選擇,卻仍有待時間的驗證。 “很多IT企業希望大型企業、政府等機構能夠接納云計算概念,并采納云計算解決方案,這樣云計算才會真正慢慢落地,而對于大型銀行來說,大規模的應用將會在云計算行業應用成熟之后,而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某業內人士表示。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