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云部署環境需要提出的12個問題 |
發布時間: 2012/7/31 13:56:29 |
雖然云計算在許多人看來有著許多不同的含義,但是有兩點幾乎是普遍適用的:云計算不僅僅是提高IT效率的催化劑;而且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說,它還迫使IT的角色發生變化。那是因為IT主管如今被要求解釋清楚價值,并且比過去更快速、響應更迅即地提供服務,否則就有可能在業務部門尋求成本更低或更易于獲得的服務時,自己被完全避開。
在這種環境下,IT主管們就需要能夠明白、定義和支持關鍵的業務優先事項,同時管理常常牽涉企業內外相互關系的服務。這就需要設定基準,以便監控和管理一大堆錯綜復雜的服務提供商關系和內部項目,又不至于在相互沖突、有時相互競爭的部門、辦公室政治和技術當中迷失了方向。 本文介紹了一些方法,用于在IT部門向云計算遷移時,設立基準、明確障礙以及制定可以衡量的目標。要注意的一個事項是,云計算并不是“旅途”的終點——盡管多家與基礎設施有關的提供商在營銷時這么宣傳,而是結合了多項支撐性技術;如果運用得當,這些技術能夠支持更靈活、響應更迅即、更經濟高效和更有彈性地交付服務。 優化云部署環境需要提出的12個問題 當然,想得到正確的答案,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提正確的問題。對IT部門來說,先提出正確的問題,然后采取有意義的行動,這常常比試圖實施一系列預先確定的“最佳實踐”更有助于成功;后者通常使得IT部門面對作用有限的樣板解決方案時,無法進行真正的自我審查。 下面是幫助你讓貴公司圍繞云計算,戰略積極行動起來的12個問題。 1、為什么你要采用這項技術?云計算是什么?為什么你想操這份心? 2、你應該從哪里入手? 3、你眼下在做什么?如何設立有意義的基準? 4、你應該考慮采用內部云戰略還是外部云服務? 5、你認為,根據這個基準,什么樣的第一階段目標是合理的,以便加以改進? 6、你需要改變組織架構或業務流程來支持云計算嗎? 7、你需要購買新的管理技術來盡量減小風險、優化云計算嗎? 8、如果你完全著眼于外部云,又應該關注云服務提供商的哪些方面? 9、什么樣的服務級別協議(SLA)適合支持你的第一階段目標?現有環境如何因云計算而不同?比如,面對企業內外的相互關系,如何切合實際地制定有意義的SLA? 10、如何對照成本來衡量通常關注性能的SLA?要是云計算是按需提供的,你如何解釋清楚使用量和價值? 11、除了給IT帶來影響外,云計算給業務會帶來什么影響?要是采用云有助于或有礙于你支持的更廣泛的業務或部門,怎樣獲得可視性,又如何來衡量? 12、你如何知道第一階段已完成及/或很成功?接下來應該做什么?下一步的目標又有哪些? 開始入手:為什么要部署云計算? 可能你還沒有注意到,云計算方面的其中一個難題是這一點:“云”這個術語“模糊不清”。我肯定不是第一個這么說的人;這個一語雙關的術語讓人困惑,結果引出了無數的白皮書和網絡研討會,可惜最終都有某種學術氣息在里頭。 所以我想開門見山地問:恕我直言,為什么你要操云計算這份心呢? 美國國家標準和技術研究所(NIST)對云計算下的定義是:“它是一種計算模式,讓用戶能夠根據需要,很方便地通過網絡訪問共享資源池,資源池里面的可配置計算資源(如網絡、服務器、存儲、應用程序和服務)可以迅速配置和歸還,基本上不需要管理工作,也基本上不需要服務提供商的干預。” 雖然我要說,我對于NIST的一個保留意見是:一旦你繼續讀下去,會發現它有點過于強調云服務的消費者做不到的方面——它一再強調云計算方面的不透明性,這恐怕毫無幫助,也肯定不是大多數IT人士所想的,至少從我們的研究結果來看是這樣。 從NIST的上述定義可以看出云計算的幾個顯著特點: 按需提供的自助服務:那樣,用戶從理論上來說就能在需要時,單方面地配置計算功能,或者訪問應用服務。 廣泛的網絡接入:將云服務提供給使用不同類型設備(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個人數字助理等)的數量更多的用戶。 資源匯集:通常需要根據客戶需求,動態地分派不同的物理和虛擬資源。這可能意味著根據用戶需求,動態地重新分配系統、存儲、網絡帶寬和應用程序,同時又要讓資源的實際地理位置對用戶來說是看不見的。 快速靈活擴展:那樣,就能根據需求,快速、輕松地配置資源。 定制服務:那樣,就能根據成本和價值,準確地解釋和評估云服務,做到對提供商和消費者來說都很透明。 NIST還定義了可適用于企業內部或外部的三類云服務: 軟件即服務(SaaS):提供商通過云基礎設施向消費者交付應用程序,消費者通常通過瘦客戶機接口(如互聯網瀏覽器)就能訪問云基礎設施。 平臺即服務(PaaS):提供商向企業內部或外部的消費者同時提供底層的云基礎設施和與應用程序有關的工具及資源,如編程語言。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提供商提供云基礎設施支持服務(系統/處理、存儲和網絡等),以支持內部或外部消費者運行應用程序和操作系統方面的需求。 SaaS顯然是云計算的最主要應用,不過部署的許多SaaS并不符合NIST的全部要求,尤其是按使用量計費、彈性配置和自我配置等要求。更重要的是,部署的SaaS系統大多數是混合環境(包括公共云和私有云),IaaS在私有云中最盛行,而SaaS在公共云或社區云服務中最盛行。 話雖如此,除了像壓力、廠商炒作和純粹趕潮流這些不大正當的理由外,其實還是有正當的理由需要我們積極采用云計算。 下面是行業研究公司EMA給出的一些數據:部署云服務的企業當中76%聲稱,他們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可以衡量的經濟效益。運營支出方面省下來的成本比資本支出方面省下來的成本多一點,但其他一些好處可能會讓用戶覺得驚訝。這些好處包括改善服務質量,因為云基礎設施可以靈活地提供應用程序;尤其是需求突然大幅增長和減少的應用程序。客戶需要新服務時,服務交付方面提高了響應客戶的能力也是個關鍵;當然,這是云計算賴以成名的方面。備份和恢復災難方面表現也相當好。 所以,云計算可能是一項相當好的技術。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