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面對云計算的挑戰 |
發布時間: 2012/8/1 15:47:49 |
這個題目看起來是很大的,好像不是像我們這樣的蜀中村野所能講的清楚的,更多的人可能會說又是一篇空談的文章,大家在網絡上,雜志上已看多了云計算的討論,大多數人在看了這些討論后最后得到的結論反而是云計算等于暈計算,對云計算是什么倒變的越來越模糊了。 云計算給了中國面對技術挑戰,重塑中國IT產業的一個機會。這句話確實是像一句口號,但在這里我們還是要喊一下。中國在過去的20年來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先進的規則,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獲得的明顯的效果,這個學習的過程是必須的,然而如果繼續在這套規則下做下去我們就成為了國外企業的附庸,別人用自己制定的規則了規范我們的行為,中國人所擅長的思維方式在這套規則下面變的毫無建樹,因此我們在進步的同時與國外的差距卻在逐漸的拉大。 中國人是擅長形象思維的,而西方人是擅長邏輯思維的,中國人在云計算時代面對挑戰時首先是在戰略上要走對路,這是我們所擅長的事,有的人說這很虛,其實不然,要是連方向都錯了,即使登上了一個山頭正想壯懷激烈時,卻發現自己這塊山頭根本就沒有人來攻,這是最大的悲哀,中國的一些企業正是處在這樣的尷尬之中。 一、中國人的文化優勢和弱點 五千年的象形文字文化,給予了中國人特別的文化優勢,《老子》,《莊子》,《心經》精要的告訴了我們面對挑戰的解決策略。以水之柔,克彼之堅,以退為進,避其鋒芒。所以上善若水成為了描述中國人思維習慣的一個貼切描述。在前面20年與國外IT的競爭中,中國一直采用了針鋒相對的策略,國外不斷提高CPU的性能,我們國家也投入資金追趕,IBM提出智慧地球,我們也跟著起哄,而且將國際慣例作為束縛我們工作的桎梏,追趕了這么多年我們仍然沒有趕上別人。我們需要學習國外經驗,我們敬佩IBM,INTEL的企業文化,但我們沒有必要全盤照搬。我們在世界各地吃麥當勞都會有相同的服務和口味,但我們吃中餐即使同一廚師做的同一個菜味道都會不一樣,然而這種不一樣卻恰恰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以形象思維占主導的中國人結合國外邏輯思維的優勢,是我們成功之路。 二、云計算給了中國什么樣的機會 云計算將計算存儲隱于云端,大象無形的云計算產業,為崇尚大象無形的中國文化提供了施展的空間。 三、早產的SAAS必會重裝上陣 SAAS這個前兩年的熱點現在卻不受人待見,大量的SAAS企業苦苦的支持,人們認為SAAS過時了,云計算才是熱點,這是錯誤的。SAAS不是過時了,而是早產了,SAAS從技術和運營體系上看是云計算時代的應用,當云計算基礎平臺沒有完善前推SAAS,讓SAAS企業要面臨要自己做很長的產業鏈的問題,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SAAS是云計算時代大量中小企業的生存基礎,我國如果能有效控制中國的云計算核心,SAAS企業必定會在云計算時代重裝上陣。SAAS這個可愛的精靈在云計算的母體下必定能健康成長。 云計算中國文化之幸,云計算中國IT產業之幸,我們IT人的責任是“化云為雨潤滄桑”。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