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企業微博內容方面的觀察 |
發布時間: 2012/8/6 14:47:52 |
內容營銷是整合營銷的一個部分,能發揮的能量視具體情況而定,下面我將與大家分享幾個常見案例,來看看他們在營銷內容組織上的特點。
@Esports海濤: 他是一名DOTA解說,通過上傳自己錄制的DOTA第一視角解說或者戰隊對戰錄像解說,不到兩年的時間,他的優酷個人空間,積累了超過1.68億次的視頻點擊量,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新浪微博也積累了近15萬粉絲,通過視頻廣告和宣傳自己的淘寶店,獲利頗豐,我親身經歷了其淘寶小店從1個心到目前的3皇冠,據他個人公開的數據,2011年他的淘寶C店年銷售額超過了1000萬,流量全部來自視頻,2012年,他開始創建頁游平臺,組建自己的DOTA聯賽,收入頗豐。 從對眾多DOTA解說的分析對比,海濤的成功,不是偶然,他在以下幾點做的很好: 1.起步早,滿足了用戶對解說視頻的原始內容需求,迅速積累大量粉絲; 2.內容的產出為其興趣使然,內容與粉絲興趣共鳴; 3.不斷根據粉絲需求愛好調整內容形式,內容組成; 4.固定的視頻發布時間,培養了觀眾的習慣,類似@作業本; 5.后期不斷思考流量變現方式,努力的平衡廣告和粉絲之間的關系。 @快書包: 對快書包的報道有很多,背景和成績我就不多介紹了,我花了相對多的時間去了解快書包,近距離接觸過一次徐總,有以下幾點感觸: 1.一小時到貨,滿足用戶對于服務的需求,為口碑傳播提供了內容; 2.微博內容的選擇圍繞讀書文化,對上了粉絲的胃口; 3.用戶的口碑及時回應,擴散,二次傳播,為品牌美譽度做足了內容。 @蘑菇街: 在@快書包 這樣由微博而生的的電商之外,@蘑菇街 這類電商網站又有不同的內容構成: 1.廣告利益和粉絲體驗的平衡,高質量內容的來源,是他們的老大難問題; 2.粉絲對轉發和評論的熱情降低,廣告主越來越不滿意廣告效果; 3.如何轉型,尋找新的流量收割方式,迫在眉睫。 以上3個案例,分別代表了3種不同類型的營銷風格,取得的成就也各異,他們的成功有一些共同點: 1.內容獨特,新穎,相對稀有,能很好的把握粉絲的需求、口味; 2.緩慢積累,穩扎穩打,細心經營內容,耐心細調,對準粉絲口味; 3.注重創新,內容來源、互動形式、展現形式、流量收割方式等等,不斷的在優化更新。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