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商涉嫌價格欺詐 律師稱消費者可索賠 |
發布時間: 2012/9/7 12:38:40 |
“消費者能否獲得賠償,商家賠償多少,都需要根據發改委作出認定后進行判斷,消費者要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購買的產品價格與商家所宣傳和承諾的不符。”楊志剛說,由于價格的復雜性,認定價格欺詐不僅需要證據充足,而且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京東商城: 不返差價,也不進行其他賠償。 律師: 如果電商價格欺詐成立,消費者可向商家索取兩倍賠償。 消費者: 舉證難:需要充足證據,且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獲賠難:要走法律途徑,需要時間和資金投入。 5日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和反壟斷局有關人士表示,初步查明,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國美電器及旗下網上商城主要在三方面涉嫌存在價格欺詐:一是促銷價高于原價,二是未完全履行價格承諾,三是有的電商拿自己獨有的商品參加比價活動。 既然商家涉嫌欺詐,被“忽悠”的消費者能否維權?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可以索償雙倍價款,但舉證較難。而記者電話咨詢京東商場時也被告知“不可能賠償”。 律師稱“被欺詐”可索雙倍價款賠償 “如果經認定電商價格欺詐成立,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消費者可以向商家索取實際付款金額的兩倍作為賠償。”6日,山東千舜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志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價格欺詐屬于經營者欺詐消費者行為之一。 楊志剛表示,電商在價格戰宣傳中提出的“一定比××門店標價低”、“××賣1元,我就敢賣0元”等口號容易使消費者產生誤會,如果實際售價沒有如宣傳一樣達到“最低價”,或者先調高原價再降價,就構成了價格欺詐。“消費者可以向工商部門投訴,或通過律師向商家索賠。” 舉證較困難,消費者難獲賠償金 “消費者能否獲得賠償,商家賠償多少,都需要根據發改委作出認定后進行判斷,消費者要有充足的證據證明自己購買的產品價格與商家所宣傳和承諾的不符。”楊志剛說,由于價格的復雜性,認定價格欺詐不僅需要證據充足,而且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果已定到最低價,但競爭對手又將價格降低,商家沒有發現而未調價,可以認定為非主觀故意。而如果承諾了零毛利,定價被查實存在利潤空間,則可以認定為故意。這兩種不同的行為最后認定的賠償額度也會不一樣。他表示,“商品價格的網頁截圖以及作為對比的價格證明都需要經過公證認定有效,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索賠過程會存在較難舉證的問題。”“即使經認定商家屬于價格欺詐,賠償金的索取也很困難,通常要走法律途徑,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楊志剛說。
京東商城稱:只送積分不返差價不賠償
昨天下午,記者撥打京東商城的客服熱線,以在京東購買的空調價格比國美價格高200元為由,詢問客服賠償事宜。
該客服人員稱,如果家電包裝沒有打開,他們可在7天內無條件退貨。記者說,家電已開封,對方表示沒有辦法辦理退貨。“如果您發現我們的價格高于其他兩家,可以舉報,并可獲得50個積分。”該工作人員表示,根據記者描述的情況,他們不會賠付差價,也不會進行其他賠償。
記者看到,京東商城發表的致歉聲明中提到;“對上述未完全履行對消費者承諾的行為深表歉意……公司已經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制訂了整改方案以完善運營管理,我們將認真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以最終確保切實履行對消費者的各項承諾……”但文中未提到對消費者的賠償問題。
被罰款也“劃算”,“鬧劇”還會上演?
“如果價格欺詐成立,三家電商將面臨行政處罰。”楊志剛告訴記者,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五條規定,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相比銷售額和廣告效應,數十萬元的罰款不僅難以讓電商感到疼,甚至他們可能還會覺得劃算。”不少網友也表示。家電大戰剛平息時,就有人表示,這場大戰沒有輸家,就是指各電商此次賺足了眼球,省下了大量的廣告費。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如果電商只因為價格欺詐付出很小的代價,違法成本過低,可能反而會起到鼓勵違法的負面作用。如此,類似的“鬧劇”恐怕還會上演。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