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剛分享《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分析》 |
發布時間: 2012/8/6 14:56:28 |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中國的情況下,以用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上下游廠商積極參與進來,生態環境就慢慢完善了。2011年開始,中國云計算正式進入了快速的應用和落地的階段……
2012第四屆CCS云計算高峰論壇暨展覽于4月17日、18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召開。近3000名來自運營商、政府部門、金融、保險、電力、能源、醫療、公安、軍隊、教育、交通、物流、教育、制造等行業的企業IT、信息部門主管及專家學者參與了此次盛會,深度探討云計算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分享與交流云計算的優秀案例。《企業網D1Net》副主編李海剛為我們分享了“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分析”。以下是演講實錄: 我們在去年對于云計算應用現狀研究,我們這個報告非常的集中顯示了中國2011年,中國云計算應用實際情況。我今天這個報告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是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第二個是我們的研究方法和數據來源。最重要一點是分享我們研究的成果,這個研究成果主要分了三個小的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中國云計算市場應用現狀,第二個是2011年國內運營商的現狀,第三個是分享2011年垂直行業應用現狀的特征,還有一些具體的應用。 因為我們研究發現,包括金融、保險、證券、電信、石化、教育、政府這些大的行業他們的應用需求信息化程度不太一樣,對于云計算的認識和理解也不太一樣,我們這個報告,把我們中國十幾個大的行業都做了比較深度的分析。今天在這里只拿銀行這塊來做一個簡單的分享。如果要想更多的了解到其他行業具體情況,可以參考我們的2011年云計算應用現狀白皮書。 說一下我們這個研究的目的,在2011年開始,經過幾年的市場積累,我們發現真正云計算應用開始出現了,2011年開始,云真正的走到我們客戶當中去了,但是2011年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受安全標準不確定性的影響,許多政企行業用戶對于云計算心存顧慮,做調查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云計算是非常好的技術,可能也會帶來很大的價值,但是安全、標準都不統一,互操作性,他在部署云計算之前,他已經有了自己的IT系統,那么這個操作性是什么樣的,也沒有得到驗證,所以說市場應用案例的匱乏,就導致了政企用戶對云計算一些顧慮,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上又沒有全面分析,深度介紹中國云計算應用現狀的報告出來。我們可以在市場上看到一些大面上的報告,并且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并且把中國的十幾個行業都講得這么深入的報告,我們為了進一步推動中國云計算的部署和落地,我們企業網咨詢部,組織大量人員和精力來研究中國云計算市場應用情況,我們策劃了中國云計算應用現狀的白皮書,并且匯集了包括IBM、微軟、華為這些比較主流的廠商,他們在中國的案例,研究范圍實際上剛才也提到了非常廣泛,涉及到政府、運營商、金融、煙草、鐵路、航空、教育、物流等等非常全面的行業,可以說這個報告實際上是到目前為止,對于2011年中國市場研究最深入的這樣一個報告。 接下來我們快速過一下我們研究的方法和我們調研的數據來源。第一個研究方法專訪、拜訪、電話郵件的拜訪,還有統計分析,我們在調研過程當中大概拜訪了一百余位對中國云計算產業有影響力的人物,獲得了很多一手資料,這些資料是我們長期的積累基礎上,分析師跟我們行業專家深度溝通的基礎上得到的。我們還用郵件方式做過很多的抽樣調查,抽樣總量超過六百個,這六百個指的是對于一些特別重要的議題,比如說銀行業對于安全性的一些顧慮,電力行業對大數據方面的訴求,針對一些特殊的議題,我們會進行專門的采訪,而那些比較通泛的郵件,包括我們手中可能也拿到了調查問卷,類似于這種形式的調查我們做的工作非常多。在我們獲取了這些數據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大量的統計分析。 我們剛才也提到在溝通當中,因為云計算缺乏行業標準,不同廠商,不同的角度,還有不同的客戶,他們認識的不同,他們會提出來不同的觀點,所以我們也會根據我們的一些認識,根據我們的一些理解,對于我們所得到的專家觀點進行判斷,根據現有的比較權威的文獻進行論證,目的非常清楚,我們要把我們這個報告做得盡可能客觀。 這個就是大致非常詳細的方法,我們有三個步驟,第一個就是建立我們的研究模型,第二個就是進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專家直接的互動,后面利用一些數學統計方法進行定量分析。通過我們這幾步的分析,我們得出了結論也是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我們中國云計算市場整個大的宏觀環境,第二個就是因為運營商云計算產業當中占據上游的,他對云計算產業影響非常大,我們把運營商也單獨列為非常重要的研究部分,這里面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還有包括法國電信,英國電信還有一些其他國外的運營商在中國可能涉及到的一些云計算應用我們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對于十幾個行業深度的研究和分析,這十幾個行業剛才提了,通過我們大量的統計,把中國的市場,用比較直觀的形式展現給大家。 我們剛才提到我們進行大量的數據調研,我們經過多年積累,我們積累了大量專家資源,客戶資源,還有行業專業人士的資源,我們這個行業用戶的數據庫,大概是5.5萬條,主要都是指剛才提到那十幾個行業,他們CIO的高層,不包括一些非常底層的執行人員。所以我們這個數據量還是非常大的,我們也包括了渠道商,行業廠商,當然這里面也會有運營商的東西,這個只是簡單的大致情況。在這個數據基礎上,我們做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