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博營銷構筑新的流量入口體系 |
發布時間: 2012/8/6 16:13:54 |
一面是京東不惜血本大干快上,tmall和聚劃算交易額連創新高。一面是慘烈至不死亦殘的千團大戰,淘寶被數十萬商戶圍攻。2011的電商行業真正是上演了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然而在一片紅火景象的背后,連連被推高的廣告費用,高企的運營成本,無盡的賠本賺吆喝,跑馬圈地上市,都讓人不禁開始質疑目前所流行的電商模式。而今年電商投資環境更加惡劣,估值整體降低,樂淘的畢勝更是放言電子商務就是一個騙局。 2011年京東,當當,樂淘等大型電商均不同程度的砍了廣告預算。搜索引擎作為獨立電商最大的流量入口之一,其在新客戶獲取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對于一直在賠錢,還沒有賺錢。手底下割肉,臉上賠笑的電商們來說,確屬切膚之痛。可見大幅縮減廣告預算背后的無奈。 細數目前幾大流量來源,無一不需要付出大量廣告費用。所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在思考許久后,在下不禁想問,為何不通過新的媒體平臺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取新用戶呢?沒錯,我說的就是各自覆蓋3億用戶的新浪和騰訊微博。 微博作為一個新興又發展潛力巨大的媒體,其營銷價值是絕不應忽視的。以新浪為例,3億注冊用戶,超過5000萬活躍用戶,其覆蓋面應該說相比百度也并無多少遜色。而作為社交網絡和自媒體,微博又擁有與生俱來的傳播和互動的優勢。其傳播速度和互動頻率可說令其他媒體相比望塵莫及。 2011年各大企業看到杜蕾斯和海底撈在事件營銷和口碑營銷上的成功,紛紛跑馬圈地開通官微。但據筆者觀察,其運營效果大多不盡如人意。大量企業只是跟風開通官微,暫時積累粉絲,發發不痛不癢的廣告,等待成熟的模式出現。在機會面前,人人都不愿意放棄。但事實上企業自身也并未有專業的微博運營人員和完整的微博運營策略,其數萬甚至數十萬粉絲的官微賬號在運營指標上甚至遠不及筆者不到一萬粉絲的草根號。糾其原因仍是沒有結合微博自身特點去針對性的經營。 除杜蕾斯和海底撈在事件營銷上獲得的成功之外,實際上是有太多急功近利的企業自身對“微博營銷”抱有過高不切實際的期望,就像它們曾經期望通過spam鏈接帶來用戶一樣。前日在微博上討論時更有人發出“微博營銷是否被過度放大?”的感慨。 依筆者所見,微博應作為一個戰略性營銷渠道。上文說過,微博同時作為社交網絡和自媒體,其在傳播和互動上的優勢是其他媒體所無法替代的。很多官微僅僅將微博作為一個信息發布的平臺,而完全不注重粉絲互動,無異于明珠投暗。在官微運營中不應因為微博的媒體屬性而忽略其社交屬性,“我和你”正是微博相對于其他媒體“我給你”的優勢。利用這點深耕粉絲互動,轉化弱關系為強關系,進而提升品牌忠誠度或完成客戶轉化才是微博營銷的王道。 微博營銷的優勢: 1.反應速度快,即時性強:這點以北京大雨“杜蕾斯鞋套”最為有說服力。其完美抓住了北京大雨的契機,快速反應,最終創造了數十萬次轉發,對幾乎全體微博用戶進行了一次品牌植入。 2.互動性強利于發展強關系:我想這運用到了一點人際關系學的原理,人際交往中無不是在互相走動你來我往中增進關系。微博運營的中心正是在這里。在被人關心中獲取自重感是人的本性。也是增進關系的根本。 3.目標精準:曾在微博討論中看到有人將微博形容為大海撒網,目標寬泛不精準。這個觀點在筆者看來不免令人發笑。如同搜索引擎,永遠輸出的是我們搜索的結果,對于微博營銷,也是同樣。用戶喜歡我們的內容,才會加以關注。因此,可以說對于深耕于垂直領域的賬號而言,大部分的粉絲都是精準用戶。至于雇傭段子和冷笑話草根號轉發微博,筆者并不認為那是微博營銷。 4.傳播性極強:根據六度理論,我們與任何一個人之間至多只相隔6個人,而facebook的數據顯示,人與人之間至多相隔4.5個人。這就是為什么杜蕾斯鞋套和紅會【萬呸】轉發都被轉發數十萬次但在微博上卻令3億用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依托高達數億的用戶和上述四點優勢,微博在未來成為與搜索引擎比肩甚至超過搜索引擎的流量入口并不奇怪。這也是為什么facebook獲得巨額估值,甚至令搜索老大Google都如此緊張的原因。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artduck.net】 |